首页
>新闻资讯>文化园地
锲而不舍 匠心深耕二十载
——记 “黄埔工匠”马兆荣的专业之路

  近日,新一届“黄埔工匠”评选结果火热出炉,黄埔区10名一线职工上榜,广东院资深专家马兆荣获评“黄埔工匠”。

  “黄埔工匠”是广州市黄埔区面向全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企业开展的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10名。

  匠心唯专 二十余年的专业之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马兆荣便是这句话的鲜活注解。

  自1995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东院,一直从事水工结构设计工作,从珠江岸堤改造工程、台山60万千瓦级电厂、海门百万千瓦级电厂,到超大型冷却塔的设计研发、海上风电各种基础型式的落地应用,从一步一问的设计员,到总览方案的设总、资深专家,他始终深耕在项目第一线。

  而即使已在专业上沉浸了20多年,他也还是时刻保持敬畏:“每一个电厂都有它的不同,水工结构设计方案千差万别,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新问题。”

  2010年,马兆荣第一次接触核安全级泵房的设计工作,其设计要求远超普通泵房。除正常工况外,特殊载荷工况及其他极端条件,都须一一考量。

  “必须琢磨透的技术问题不少,如CRF泵室电机层楼板的避频问题、深埋SEC核级管道穿越结构缝的防水及安全问题、上部钢结构厂房在龙卷风及爆炸冲击波下的结构稳定及下部核级设备的防护问题、复杂蜗壳结构的计算和设计问题等,我们都要考虑得清清楚楚。”即便过了10年,细数这些技术关键点,马兆荣仍脱口而出。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可说是一个工程师的必备素质,而将如此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延续20多年,这便是坚韧执着的马兆荣。

  匠心独具 创新是建设的翅膀

  海上风电领域,是马兆荣最难忘的战场,每次前进都是一个深脚印,每次攀爬都是一个新海拔。从国内首个四桩导管架基础的应用,到广东省首个单桩、升压站基础的落地,再到新型的吸力桶基础、大直径非嵌岩四桩导管架基础、嵌岩三桩基础的研发落地,他见证了广东院在海上风电十年的“拓荒”。

  2018年底,海底桩基嵌岩问题日渐凸显,吸力桶技术的探索为解决嵌岩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没有技术规范,就摸清肌理,没有应用先例,就着手实践。700多天的集中攻关,记不清有过多少个模拟推演的通宵,多少场推倒重建的头脑风暴,还有远赴挪威研学颠倒的日夜,最后造就了全国首个三桶导管架基础。20208月,这个在设计图上翻覆无数次的“新宠神器”,终于稳稳地屹立在南海之中。

  从无到有,从星火到博兴,海上风电、超大型冷却塔等一项项科技研发里,永远有马兆荣的身影。参编国家与行业技术标准3项,编著图书1本,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和优秀工程设计奖10余项、发明专利16项,这便是开拓进取的马兆荣。

  匠心相传 桃李不言

  除了“马工”,“师父”是马兆荣最常听到的称呼。

  “师父低调内敛、认真严谨,带徒弟的时候会问得很细,”如今已成为水工结构室主任的任灏,依然记得初入行时的青葱:“因为他要求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技术要举一反三。”

  那时,任灏担任印尼万丹项目水工专业的主设人。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具有高地震烈度、砂土液化等特点,且采用美标设计,时间紧任务重,设计团队肩上的压力不小。

  “多亏了马工。”在项目攻坚的关键时刻,马兆荣多年的深厚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余年收集整理在电脑里的相关资料都被翻出来,逐项查阅。在马兆荣的指导下,设计团队提出了明渠边坡碎石桩加固、泵房前池锚杆内衬等一系列创新技术方案,编写了“水工结构美标荷载计算程序”,难题迎刃而解。

  从业以来,马兆荣历任水工结构室主设、主任工程师、广东院资深专家等技术岗位,长期担任专业技术把关人、博士后工作站导师、高潜青年人才导师等重要职责,坚持“以师带徒”,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既循循善诱又严格要求,既放手给年轻人机会又亲自把好最后一关。他带出的常规火电、核电、超大型冷却塔及海上风电团队,如今也都是行业中的精锐军团、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这是春风化雨的马兆荣。

  二十余年的精心专注,二十余年的默默耕耘,马兆荣是业主眼中权威靠谱的“马工”,是行业标准化和电力科技奖的“评委”,是黄埔区庄重认证的“工匠”,也是水工结构室里中青数代的“师父”。

  收获了这么多的成果和荣誉,马兆荣依然奋战在技术的一线,继续着执着、进取、春风桃李。

  他的模样渐渐清晰,又慢慢重合,和其他那些驰而不息的广东院人,那些在幕后同样专注而沉默的工程师们,这是他们的模样,这就是“工匠”的模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